当前位置: 主页 > 惠东资讯 > 正文

惠东建起3个医联体 辐射3片区 看病更方便

时间:2017-12-26
医联体医务人员在开展义诊。

  近段时间以来,惠东县乡镇群众就医更方便了。

  据了解,自今年惠东县被省确定为惠州市医联体建设唯一试点县以来,该县积极构建医联体建设新模式,努力实现“小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和年底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的目标。

  措施

  建起3个医联体

  在抓好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基础上,今年8月份,惠东县制订出台了《惠东县县镇村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实施方案》,确定以3家县级综合医院(县人民医院、县第二人民医院、县第三人民医院)为核心,构建了3个医联体,其中第一医联体以县人民医院为中心,辐射沿江片区卫生院;第二医联体以县第二人民医院为中心,辐射沿海片区卫生院;第三医联体以县第三人民医院为中心,辐射山区片区卫生院。

  目前,3个医联体在完成签约和挂牌仪式的基础上,均成立了医联体建设领导小组、理事会、监事会。其中理事会职责为:理顺各医疗卫生机构间的责、权、利关系,行使人员调配考核、财务、设备、药品和业务统一管理,落实财务预算、薪酬分配、干部任免、重大事项决策、重大项目实施、大额资金使用集体讨论等制度;统一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规章制度、服务标准、技术规范,推进各医疗机构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管理。监事会职责为履行对医联体理事会工作的监督,正逐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分担、利益共享、共同发展。

  前段时间以来,该县全力推动各医联体实现紧密型合作关系,选定县第一医联体核心医院与稔山镇分院,县第二医联体与平海镇分院试点开展紧密型医联体合作,实行人事、药品、业务、资产统一管理。此外,县第一医联体核心医院依托新院落成,计划建立“三个中心(供应消毒、病理及医学检验中心)”,实现县第一医联体内医疗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落实核心医院与基层分院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在此基础上,该县人民医院还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附属眼科医院等建立对口支援关系,定期派员到上级医院进修,进一步提升业务水平;县第二人民医院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共建“心血管疾病预警平台”,让群众享受到省级医院专家的诊疗服务;平海镇卫生院与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市中医医院共建“名医工作室”,积极争取上级医院定期派出名医到平海坐诊。

医联体医务人员在稔山医院联合会诊。

  成效

  核心医院医务人员到乡镇坐诊

  “建设医联体以来,医务人员纷纷自觉深入乡镇就诊,并取得良好的成效。”惠东县卫计局副局长杨靖介绍说,医联体的建设,一方面让基层卫生院享受到县级甚至更高级的诊疗水平,减少了群众出远门就诊的烦恼;另一方面,增加在乡镇就诊的密度,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县级医院的压力。据了解,过去,由于乡镇群众普遍选择到县级医院就诊,导致“看病难”的状况很难得到有效缓解。

  据介绍,该县医联体建设以来,各医联体纷纷组织医生到结对所在单位进行就诊。今年10月,第一医联体核心医院组织由30名临床专家组成的医疗队伍,赴5家第一医联体成员单位工作约80个工作日,主要形式有坐诊、查房及理论授课。核心医院临床专家门诊诊疗339人次,眼科下乡到5家成员单位筛查服务群众606人次,住院查房29次,查房带教67人次,理论授课7次,听课人次298人,手术指导2次。

  第二医联体分3片区每周安排医疗、护理、管理共3人次到各基层分院,为群众提供医疗服务,并根据当地实际的需求开展门诊坐诊、会诊、手术指导、专题讲座、查房带教、医疗管理等工作。据统计,第二医联体核心医院下派至各基层分院的医务人员坐诊诊疗138人次,会诊42人次,查房带教136人次,理论授课5次;开展新技术项目2个,新制度建设5项,组织管理检查18次。

  第三医联体则以县第三人民医院为中心,辐射山区片区卫生院,为多祝镇松坑分院、安墩镇分院进行义诊、坐诊、授课、查房活动,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和好评。同时,与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第三医联体基层分院做好双向转诊工作,建立转诊、会诊的“绿色通道”。

  阑尾炎等常见病在乡镇可得到治疗

  “你看,你家婆腰椎这几段有增生,这段时间要注意护理。”在稔山医院,副院长刘文君和来自惠东县人民医院的医生等看着医疗片子对患者的媳妇曹玉梅说。据了解,患者叫庄本娣,是该镇石井村人,本月初在该院刚做了阑尾炎手术治疗。“好在这里可以治疗,如果要出远门治疗就麻烦了。”庄本娣说,她腰部痛疼难受,多走一步路都很辛苦,别说坐车去外面治疗了。据了解,得益于医联体建设,庄本娣在稔山医院顺利地实施了全麻醉阑尾炎手术,近段时间接着进行腰部治疗。

  “换作以前,由于缺乏相关设备,这类手术我们无法施行。”刘文君介绍说,开展医联体建设后,惠东县人民医院派出专家级医疗团队,并送来了麻醉剂等设备,从而可以进行一些常见的手术,减少了患者奔波之苦和经济压力。据了解,自今年7月实施医联体建设以来,目前一些阑尾炎、疝气、胃肠道穿孔、四肢骨折等常见病在乡镇就可以得到治疗,使当地群众“小病不出镇”。

  计划

  建立患者双向转诊绿色通道

  为有效推进医联体建设顺利进行,该县将加快建立医联体数据监测机制,深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展开调研,为完善收支两条线管理提供全面的数据分析。协调县社保部门加强与市社保局的沟通,加快完善医联体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对所辖的基层分院充分开展调研,制定技术规范、人员培训、业务指导、工作考核等规章制度,加强医院管理。引导群众科学就医,一般常见病、多发病到村卫生站,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防治和分级诊疗的首诊到镇级卫生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常见危急重症的抢救和疑难病的诊疗到县级医院,努力实现“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格局。

  同时,加快建立患者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保障基层分院享有优先向核心医院转诊的合理权益,重点畅通向下转诊通道,将急性病恢复期患者、术后恢复期患者及危重症稳定期患者及时转诊至下级医疗机构继续治疗和康复。加强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为广大患者提供 “疾病诊疗——— 康复——— 长期护理”的连续性诊疗服务,努力实现县级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诊的人数保持每年增长的目标。

  3个医联体

  ■第一医联体以县人民医院为中心,辐射沿江片区卫生院;

  ■第二医联体以县第二人民医院为中心,辐射沿海片区卫生院;

  ■第三医联体以县第三人民医院为中心,辐射山区片区卫生院。

  成效

  ■一些阑尾炎、疝气、胃肠道穿孔、四肢骨折等常见病在乡镇就可以得到治疗,使当地群众“小病不出镇”。

  推进

  ■加快完善医联体医保支付制度改革。

  ■努力实现“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格局。

  ■加强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为广大患者提供“疾病诊疗——— 康复——— 长期护理”的连续性诊疗服务。

  本组文/图 (除署名外) 本报记者赖金朗 通讯员黄少卿